世界壽鄉廣西巴馬盛名引來旅游之殤 官方出招守護“金字招牌”
中新網河池12月9日電(記者 張廣權)“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借助長壽盛名,十年間由一個寧靜的小縣城,變成喧囂擁擠的“候鳥人”聚集地。相信長壽之地的優良環境可養生、治病,不少身患疾病的人將巴馬視為療養勝地,紛至沓來。連日來,記者走進巴馬實地進行了探訪。
從2007年開始,百歲老人頻現的巴馬,在口口相傳和媒體廣泛報道下聲名鵲起。
在巴馬著名的養生景點百魔洞,每天都有大量的“候鳥人”前來吸氧、做磁療,這些項目據稱有調理亞健康的功效。
“來這里進行磁療的‘候鳥人’全國各地都有,平均每天有兩三百人。”百魔洞景區工作人員黃紅告訴記者,靠近百魔洞景區的坡月屯,是“候鳥人”、病號聚集的村落,最高峰時同時有1萬多人居住,“每年11月份,前來此地療養的‘候鳥人’有時連房間都難找到”。
記者見到乳腺癌晚期患者楊梅(化名)時,她正在百魔洞內磁療區打坐,楊梅告訴記者,巴馬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希望這里的環境不要被人為破壞,“這里對于絕癥病人來說,幾乎是最后的希望”。
巴盤屯是巴馬著名的長壽村,全屯住戶128戶共565人,目前,百歲以上的壽星有5人,占到總人口的0.88%,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近150倍。每天,來此拜訪百歲老人的游客絡繹不絕。
64歲的單素華來自遼寧鞍山,第一次來到巴馬就被這里的好山好水吸引住了,在巴盤屯拜訪多位百歲壽星后,她笑著許下心愿,“希望我也能活到100歲”。
官方數據顯示,從2007年開始,巴馬游客成倍猛增,2016年接待游客量達434.67萬人次,2017年預計全縣接待國內外游客數將超過500萬人次。目前,巴馬正積極推進賜福湖國際長壽養生度假小鎮、巴馬國際旅游集散中心等5個旅游重大項目建設。
據了解,目前,巴馬“候鳥人”已遠遠超過10萬,而巴馬全縣人口僅30萬。游客的瘋狂涌入一度讓當地政府措手不及。
廣西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韋祖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解決這個問題,當地通過打造新景點、引導游客分流、建設游客集散中心等措施積極應對。同時,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監管,必要的時候,對一些景點采取限流限客。
盛名之下,巴馬養生生態旅游興起。當地居民坦言,游客在為巴馬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環境污染、衛生等問題。大量病號涌入巴馬休養生息,有媒體稱,這里甚至形成了病號聚居的“癌癥村”,這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煩惱。
“我們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們來巴馬養老,當然,有些是有病的,但我們不能把你拒之門外,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我們的醫療條件提高,讓更多來這里養生養老的‘候鳥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韋祖林說。
多年來,巴馬的水、空氣、食物都被有心人與長壽掛鉤,各種長壽保健品、瑤藥中醫“秘方”、街頭“神醫”被指泛濫。對于曾遭曝光的非法行醫亂象,官方表示將嚴厲打擊。
“今年以來,我們已開展多次針對非法行醫的嚴打活動,對招搖撞騙的‘江湖神醫’零容忍,確保游客和‘候鳥人’在這里不上當受騙?!卑婉R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藍海洲表示。
廣西巴馬縣是世界長壽之鄉,全縣人口30萬,共有百歲老人98位。經研究發現,這與當地適宜的氣候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好山、好水、好空氣也引得不少外省老人前來居住治療,這些外來人士被當地人稱為“候鳥老人”。(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