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此時人體陽氣外發,氣血運行旺盛,是養生的關鍵時期,從中醫角度出發,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養。

重回阿特蘭蒂斯!這就是奇跡mu單機版的魅力!

飲食調養,健脾祛濕

三伏天濕氣重,易傷脾胃。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薏米、赤小豆是經典的祛濕組合,可煮成薏米赤小豆粥,能利水滲濕、健脾止瀉。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做一道冬瓜海帶湯,既能補充水分,又能祛濕。同時,可適當吃些溫熱食物以助陽散寒,如羊肉,在三伏天吃羊肉,能使人體大量排汗,帶走體內五臟六腑的積熱,釋放體內毒素。但要注意,飲食需適度,避免貪涼飲冷損傷脾胃陽氣。

起居有常,順應天時

“夜臥早起,無厭于日”是三伏天應遵循的起居原則。夜晚可適當晚睡,但不應超過23點,以順應自然界陽氣的充盛;早晨宜早起,到戶外進行一些輕松的活動,如散步、慢跑等,以舒展陽氣。中午氣溫最高,可適當午休,以養心神、恢復體力。此外,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以免寒濕之邪入侵。

情志調節,寧心安神

三伏天酷熱難耐,人們容易心煩氣躁。中醫認為,心主神明,情志過激會損傷心臟。因此,要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可以通過聽音樂、閱讀、冥想等方式來放松身心,寧心安神。

三伏天養生,需順應自然規律,從飲食、起居、情志等方面進行綜合調養。只有這樣,才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為秋冬健康打下堅實基礎,讓我們在炎炎夏日也能擁有健康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