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益壽?分析5味中藥,補五臟,藥食同源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加上越來越多的人注重起養生,明顯的變化就是人們的平均壽命變長了。
科學家預測,當前人類的平均壽命遠遠沒有達到極限,還有許多潛能有待開發。
那我們該如何提高這個上限呢?我們知道一個人是由五臟六腑,筋骨血肉組成,這些器官組織的健康決定著人們壽命的長短,因此我們說養生益壽,需要肝,心,脾胃,肺,腎同補。
肝虛就會出現耳鳴,筋骨無力,手腳麻木,眼睛干澀等癥狀。肝主疏泄,肝虛致郁,還會影響人的心情,負面的情緒又會引發疾病。
心虛則會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心煩,盜汗,又因心主血脈,心氣虛,其他臟腑得不到血液充足的濡養,也會收到影響。
脾胃虛弱則吃不好,吸收不好,影響氣血生成,脾虛還容易生濕氣。
腎虛會出現腰膝酸軟,發白齒搖,健忘失眠,或盜汗,或怕冷等一系列癥狀。
肺虛就會咳嗽,氣短。
起來就是想要長壽健康,要肝心,脾胃,肺,腎都健康,今天介紹5個中藥,都是藥食同源的,來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一個養生方。
01五味子
藥如其名,有五種味道,辛苦甘酸甜。
酸入肝,補肝;苦入心,補心;肝入脾,補脾;咸入腎,補腎。
一味五味子,五臟皆可補。
《唐本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
《別錄》:"養五臟,除熱,生陰中肌。"
02山藥
入脾肺腎,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等。不僅藥物功效多樣,更是餐桌上一到美味佳肴,可煲湯,可清炒。
《日華子本草》:"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03菟絲子
入肝腎脾,能夠滋補肝腎,還能溫脾,用于腎虛腰膝酸軟,肝虛目昏耳鳴,脾虛泄瀉。性平,陰陽雙補。
《本經》:"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04茯苓
入心、肺、脾、腎經,心肺脾腎皆可補,但是尤宜心脾兩虛,功在健脾寧心。健脾益氣除濕,寧心安神。脾健能吃,心安能睡,對健康肯定是有益的。
《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
05蓮子
入脾腎心,補脾,益腎,養心。說起蓮子,就不得不提它的兄弟姐妹,荷葉,蓮子心,蓮藕皆可入藥,可謂渾身是寶。荷葉不僅自己可入藥,還是完美的美食輔助家,荷葉飯,叫花雞等美食有荷葉的參與才美味。
《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
總結:養生益壽不在于早晚,營養平衡、經常運動、情緒穩定、不嗜煙酒、勿食肥甘,都有助于健康,最后送大家一句話: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長壽不只是靠天命,后天健康的生活養生方式,也可彌補先天不足,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