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河中醫教授的這套養生助眠處方中!
“豫健”
二十四節氣?立夏
第
七
期
編者按:二十四節氣是華夏民族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結晶,不僅是指導人們生產生活的“典藏”,也是保持健康體魄的秘寶。《“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河南中醫藥大學和大河網聯合推出“豫健二十四節氣”主題策劃,針對不同人群給出專業指導,擦亮河南中醫藥“金名片”。
立
夏
07
春去夏來心火旺 養心護神好入眠
“最近開始失眠,晚上一兩點還睡不著。”“我最近也有失眠的問題,一方面是過度擔心自己失眠造成的,還有最近天氣變化,也影響到睡眠質量。”臨近立夏節氣,身邊多位朋友反映出現失眠癥狀。
萬物繁茂,始于立夏。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生長旺季的一個重要節氣。與春季相比,立夏后人的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失眠是否受到節氣交替的影響?若出現失眠,如何養生助眠?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中醫診斷教研室副教授樊尊峰為您支招。
判斷丨怎么看一個人心火旺不旺?看癥狀和舌頭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立夏后,四時之氣由春生轉為夏長,此時大自然陰陽之氣上下交通,天地萬物繁茂。
“夏者,大也。立夏后我們就迎來了陽氣最盛大的季節,我們看周圍的花草樹木,一片繁茂的景象,這個時候也恰是諸多瓜果蔬菜成熟的時節。”樊尊峰說。
樊尊峰表示,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夏季氣溫的升高容易擾動心神,導致心火過旺,出現心煩失眠、多夢盜汗等癥狀。
中醫怎么看一個人心火旺不旺?對于這個問題,樊尊峰認為,看一個人是否有心火,除了以上癥狀之外,還可以結合舌象來進行判斷,心在舌象上對應的部位是舌尖,心火旺的人,舌尖往往偏紅,小便也偏黃。
妙招丨你有哪些助眠技巧?這些經驗不妨來試試
“出現失眠,我會戴個蒸汽眼罩,也會點玫瑰和薰衣草味兒的香薰蠟燭,也會聽雨聲的白噪音,來幫助睡眠。”近期,容易失眠的董女士分享了自己的助眠方法。
除此之外,記者也收集了一些網友提供的助眠小妙招,比如睡前增加運動強度,跑5公里;數綿羊、不玩手機;看書、聽音樂;吃褪黑素、維生素等藥物或喝茶飲;揉搓耳朵、泡腳等。
這些方法是否有效?樊尊峰說:“這些小妙招更多是網友個人經驗的總結,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態和喜好有選擇地嘗試。”
樊尊峰介紹,清代有本養生專著《老老恒言》,書中介紹了一種數息助眠的方法:自然放松地躺下,把心神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每次呼氣或吸氣時數一個數,從一數到十,循環往復。
“如果不習慣數數,也可以呼氣時配合意念依次放松全身各個部位,比如第一次呼氣先放松左腳腳趾,然后依次放松腳掌、腳背、腳踝…以此類推。這種方法可以安定心神,讓我們不知不覺中進入夢鄉。”
處方丨如何養生助眠?這套系統完備方案快來學
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中描述了夏季的物象及養生之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在此,樊尊峰給出一套中醫養生助眠系統完備的處方——
①作息方面
夏日晝長夜短,我們可以適當地晚睡,但不要超過晚上11點。早上五六點起床為宜。因夜間睡眠時間相對不足,中午可以適當午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可以更好地養心安神。
②情志方面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當今社會,工作節奏快、年輕人精神壓力較大,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突然放松,容易導致失眠,這是因為沒有真正有效地放松。
我們回家后,身體是放松了,但是很多人會不停地刷短視頻,精神依然是一種向外馳騁的狀態,并沒有真正的精神內守。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做一些讓身心安定的活動,聽聽舒緩的音樂,如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等,讀幾本喜歡的書,練練書法繪畫等,可以幫助更好地進入睡眠。
③運動方面
內經中說“無厭于日,使氣得泄”,指的就是夏天不要畏懼太陽而閉門不出,要多出去運動,適度地出出汗,但要注意運動強度,汗為心之液,過度汗出則會傷心氣。
睡前做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有助于入睡。
④飲食方面
夏季陽氣浮越在外,身體內在的陽氣反而不足,脾胃運化功能變弱,因此飲食宜清淡,整體上以溫為主,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偏溫性的食物更有助于養護脾胃,有助于人體陽氣的生發。
如果心火太旺則可以吃些苦味的食物,比如苦瓜、苦菊、百合、蓮子芯等。
喜歡喝茶的朋友可以喝點綠茶、白茶,如信陽毛尖、碧螺春、龍井等。
⑤用藥方面
給大家推薦一個夏季常用的中成藥生脈飲,夏天天氣炎熱,容易耗氣傷陰,而生脈飲既可以補氣,又可以養陰,其成分是人參、麥冬、五味子,其中人參大補元氣,麥冬滋陰清熱,五味子斂汗生津,特別適合一到夏天就疲勞乏力、心慌氣短、汗多的人。
本期推文綜合自:大河網(王怡瀟 臧小景)、大河網視頻號
主題教育應知應會(1)★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河南中醫藥大學官微推出應知應會系列問答。
開展這次主題教育,總要求是什么?
總要求是“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