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過,濟南市區氣溫不斷下降,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采購一批保暖的過冬棉衣,買一束鮮花裝點生活……成了市民過冬的日常。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消費市場發現,各類防寒保暖衣物和取暖設備迎來熱銷,火鍋產品、熱飲等備受消費者青睞,“冬日經濟”持續升溫。

69元/套,99元/件……

棉衣家電迎來熱銷

近日,隨著氣溫下降,保暖衣物成了市民們冬季生活的“剛需”。1月7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多家商店及服飾賣場,發現羽絨服、保暖內衣、帽子、手套、圍巾等御寒單品琳瑯滿目,占據了店鋪的顯眼位置,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最近天氣降溫了,出來逛街的人就多了,大家都會買一些防寒保暖的棉拖棉鞋什么的,棉鞋賣得比之前強了些。”鞋店老板娘張女士說。

在大潤發超市天橋店,羽絨服、棉襖、棉鞋被擺放在了顯眼的位置,同時還有不同力度的促銷活動,比如99元3件棉內衣,保暖衣69元/套,羊毛衫99元/件等等,且款式花色多樣。

“自去年10月起,大潤發推出羽絨服等冬季服飾。目前,店內銷售的主要品牌包括自營品牌BC、JT,以及知名品牌坦博爾、暖頻道等。針對今年冬季的氣溫特點,我們特別強調輕薄型羽絨服和羽絨馬甲的銷售,提供短款、中長款和長款等多種款式,價格范圍從159元至999元不等,以滿足顧客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大潤發華北區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保暖衣物,取暖小家電也成為市民們爭相搶購的對象。各大電器銷售店早已抓住了這一降溫商機,紛紛上架了各式各樣的取暖設備,如暖風機、小太陽、熱水器、空調等,這些過冬必備的“神器”一應俱全,價格親民,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降溫以后,市民對取暖電器需求變多,特別是一些小型的取暖設備,如暖風機、小太陽這一類的比較受消費者歡迎。”中恒市場一電器批發商告訴記者。

“火鍋季”上新

火鍋食材銷量增長超30%

暖了身體還要暖胃。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餐飲店發現,連日來各門店堂食人數和外賣訂單量有明顯增加。入冬之后,各家火鍋餐飲店的生意開始忙碌起來,飲品店的熱飲也迎來了暢銷。

1月7日,記者走訪了銀座商城和泉城路等商圈,看到商場的美食區里彌漫著熱騰騰的煙火氣,火鍋店里生意紅火。下午6點鐘左右,不少火鍋店的就餐位置已經坐滿,人們正在悠閑地享受著美食,還有不少消費者正在門口排隊等候點餐。“火鍋食材豐富,湯料鮮美,想吃什么點什么,可以滿足不同口味。”市民孫女士說,冬天吃火鍋可以暖胃御寒,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同時,隨著熱騰騰的“火鍋經濟”日漸升溫,商超里的火鍋底料、食材等火鍋類產品的銷量也大幅度增加。

“今年冬季,大潤發推出‘你好火鍋’主題活動,致力于為顧客提供更豐富的火鍋品類選擇和更上乘的食材。自大潤發火鍋主題上市以來,銷售業績顯著提升,整體銷量增長超過30%,其中肉品銷量更是飆升超過60%。在單品價格方面,與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

為了進一步滿足顧客需求,大潤發還精心策劃了多款火鍋套餐,搭配均衡,價格親民,讓顧客在家也能輕松享受到一頓豐盛的火鍋大餐。”大潤發天橋店工作人員介紹。

無獨有偶,在銀座商城和諧廣場店,鮮肉、凍肉卷、丸子、豆制品、鮮魚片、新鮮蔬菜等火鍋食材也擺上了銷售區,且由于活動力度大,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冬日熱飲替換夏日冰飲

成為飲品消費主流

在“冬日經濟”加持下,飲品市場同樣不甘示弱,各種熱咖啡、熱奶茶等也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近日,記者在泉城路商圈走訪多家連鎖茶飲店了解到,進入冬季,熱飲的需求量增多,訂單也大幅增加。其中一位店員表示:“進入冬季,冷飲類的茶飲銷售量明顯減少,一些含有‘紅糖’‘姜汁’等溫性原料的奶茶,還有溫暖的養生茶比較受歡迎。”記者走訪發現,為了滿足不同消費需求,各茶飲店也看準商機陸續推出冬季特調奶茶,在口味上有所創新,以吸引市民前來購買。

走訪多家連鎖奶茶店,記者發現隨著天氣轉冷,夏日“冰美式”已被“暖心暖胃”的養生熱飲所取代,“冬天是最適合喝奶茶的季節,把一杯溫暖的奶茶捧在手里,再喝上一口,手心、身體都是熱乎乎的。”市民周女士說。

圍爐煮茶聞暖香,且喜人間好時節。圍爐煮茶是近年來興起的又一消費新場景,入冬后近況如何?記者走進市區一家茶飲店,顧客正圍坐在造型古樸的爐火旁,爐上的茶壺冒著熱氣,茶香四溢,紅薯被烤得焦香,橘子柿子軟作一團,還有精致的茶點擺滿桌子。

店長小明說,得益于“圍著爐子”這樣一種獨特的社交屬性,入冬以來圍爐煮茶持續火熱。三五好友茶食圍爐、愜意閑談,這一消費模式,為冬日經濟帶來了更多的活力與創新。(濟南時報·新黃河 記者:李焜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