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怎樣養生?

四時養生的正確論述如下:

1、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2、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癥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3、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4、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春季養生法:

春天,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等六個節氣。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意思是,當春歸大地之時,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蘇,柳絲吐綠,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大地相應,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

因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串到飲食、運動、起居,防病、精神等各個方面去。

春夏秋冬怎么養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對應的養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鍛煉應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這是因為,長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經過冬季之后,一旦身體沒有完全放松就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損傷。其次,切忌盲目追求運動量。盲目加大運動量會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發感冒。初春時節,早晚溫差大,14點到20點是健身的最佳時間段。如果條件允許,運動前可以飲用一杯溫開水,以幫助身體及時補充水分。

2、夏季:夏季補水要適量,建議運動前半小時喝兩杯水。如果是戶外運動,一定要帶上水瓶,還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飲水時,一次不能飲用太多,應盡量通過增加喝水頻次來補充水分。二是盡量選擇室內運動,如游泳、瑜伽等。這些室內運動不僅可以避免中暑,還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3、秋季:面對晝夜溫差越來越大的秋季,我們更需要保護自己。秋季晨練前,應先喝點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當然,還要注意保暖,運動前進行熱身。

4、冬季:冬季應該更多地選擇室內運動,這樣不僅能防止疾病的侵擾,還能幫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運動量及運動時間不要超過原有基礎的10%。一旦運動量太大或運動速度太快,極易發生腱炎、肌肉拉傷等問題。

拓展資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從中醫講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不同的季節對人,對生物也不一樣,叫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進補,本處所說的“補”,主要包涵有修補、補充、補益和滋補的意思。不論哪個季節的進補,都可根據季節的特點,并結合人的體質和食物、藥物的性味等實行,以達到調整人體陰陽,使之恢復動態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補各有側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長,秋須守其收,冬務保其藏。

1、春三月,此謂發陳,陽氣生發,萬物復蘇。

2、夏三月,此謂蕃秀,陽氣旺盛,萬物繁茂。

3、秋三月,此謂容平,陽氣開始收斂,萬物開始靜止收獲。

4、冬三月,此謂閉藏,陰氣極盛,萬物生理功能低下,陽氣、精氣內藏等。

參考資料 人民網

春夏秋冬 四季鍛煉小常識

每個季節應該怎樣養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問題了,養生也是生活中常見的話題。

其實,養生也是要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的。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養生,才能讓我們少受病痛的折磨呢?

在春季,我們要注意防寒保暖。

相較于冬季,春天已經開始升溫了。但是一些人的老寒腿容易在這個季節爆發,特別是老年人。所以不要因為天氣變暖了,就少穿衣服。在春天要多吃一些可以去濕的食物,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風濕的癥狀。雖然有些人風濕的癥狀并不是很嚴重,但是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在春天多吃一些去濕的食物,可以排掉我們體內的濕氣,這樣可以避免感冒的情況發生。

夏季,很多人的火氣是很旺盛的,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去火氣。

在夏天盡量少吃一些辛辣的,重口味的食物,比如火鍋,吃多了一不小心就會上火。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可以幫助我們降火氣的,多喝一些水,有助于解暑。

在秋季,人們的皮膚容易缺水。

所以,在這個季節,很多人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皮膚問題,比如長水痘,出現皮疹。這是因為在秋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會減慢,要多吃一些可以提高體內新陳代謝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

冬季,是一個很適合養生的季節。

冬季的天氣比較寒冷,空氣干燥。一定要多補充水分,注意保暖。在吃的方面,大家也要多吃一些可以提高體內能量的食物,這有助于我們抵抗寒冷。比如蘿卜、羊肉等都是很好的御寒食物。不管在哪個季節,我們都需要養生,而且當下養生也成為一種主流。在健康的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