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教您如何夏季養生(附語音)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十五。(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薄饵S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下面我們看原文: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呢?
“夏三月”指的是立夏以后的三個月,一般來講的是指的每年陰歷的四月、五月和六月?!按酥^蕃秀”的“蕃秀”的意思是指的繁茂秀美?!胺币彩敲⒌囊馑??!靶恪笔腔?、美的意思。“萬物華實”的“華實”指的是開花結果。在古代的文言文里面,中華的“華”跟開花的“花”,這兩個字經常通假通用。 “夜臥早起”的意思是晚睡早起。而這里的晚睡不是指的熬夜到一兩點鐘再睡,而是指的太陽落山之后,再晚一些時間再睡眠,一般指的是晚上十點鐘左右?!笆箽獾眯埂?,所謂的“泄”指的是宣通的意思,“秋為痎瘧”,“痎瘧”指的是瘧疾的統稱。
剛才我對這段話里邊的一些詞進行了釋義。這段話聯系起來講就是夏季的三個月,也就是農歷的四月、五月、六月,這個時候自然界呈現出一片繁榮秀麗的景象。 在這個季節里,天地陰陽之氣相互交通,所以,一切植物都開花結果。為了適應這種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人們應該“晚睡早起”。所謂的“晚睡早起”不是指的熬夜,而是指的日落之后,一般夏天的日落,夜晚來臨大概是八九點鐘,太陽落山,天變黑,指的是這個時間,在十點鐘之前睡覺。早早的起床,不要厭惡白天太長,抱怨天氣太熱,而應當使心情保持愉快,而不要輕易的激怒、激動和惱怒。
精神要像自然界的草木、枝葉那樣繁茂,花朵那樣秀美,那樣充滿著勃勃的生機,那樣充沛和旺盛。夏天的陽氣旺盛,要使身體出些汗,保持宣通的狀態,來保持體內的陽氣通暢。 所謂的“春夏養陽”的“陽”就是使陽氣通暢的意思。天氣雖然炎熱,但也不要長期的在陰涼、陰冷的環境里面休息,要適當到戶外活動,好像對室外的環境特別喜愛似得。這就是適應“夏長之氣”的調養的原則和方法?!按讼臍庵畱B長之道也”,這里不叫做長(),這個字就是長短的“長”,但在這里應該念作長()。 因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里邊是長是萬物生長的意思。如果違反了這個方法,心氣就會受到傷害,秋天就會發生“瘧疾”。因為夏天的“長”和冬天的“收”這兩個是一因一果。夏天長好了,才是秋天收的基礎。夏天養生不當,氣不足,供給秋天收斂的力量就差,就會發生瘧疾之類的疾病。
在這里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夏天的時候全身都是熱的,皮膚的表面是熱的,汗毛孔是打開的。 對應于我們自然界的萬物,陽氣都在外面,這些草木、花等植物都是處于一種充沛和旺盛的狀態。地球表面特別熱,那么地球里邊呢?我們知道,到了夏天打的井水都是非常冰冷刺骨的。對應到自然界,就是自然界的陽氣在表,陰氣在里。我們身體也是這樣的,到了夏天的時候,陽氣疏泄在身體外表,我們的內臟,尤其是腸胃的陰氣就比較重。這個時候要是吃點涼東西,比如說不干凈的食物,涼的瓜果梨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冰鎮的食物,一吃腸胃就有可能受不了,脾胃虛弱,會出現腹瀉、胃腸感冒等等這些病。
所以夏天的時候一定要養陽氣,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我們不能喝冰冷的水,我們要喝溫水,同時不能吹空調。因為夏天的汗毛孔全部張開,空調的冷風一進來很容易長驅直入?!爸敝信K腑”、“直中經絡”,就會造成胃寒、肺寒、脾寒、經絡受寒、寒凝氣滯、寒濕這種病,就會導致頸椎病、腰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等。 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吹空調,夏天非常熱,出了一身汗,一吹空調,尤其是空調吹到后背,當天晚上就會僵硬,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癥狀,比如就會出現頸椎病的問題。
夏天涼氣進入腸胃,冷風一吹,肚臍尤其是中脘、關元、神闕這些穴位,如果沒有保護好的話,寒氣長驅直入就會導致腹瀉、腹痛,這種現象在臨床上非常多。年輕人不在乎,到了中年以后,很多人的這種病就顯現出來了,這說明什么呢?說明他年輕的時候就沒有注意。這些方面都需要注意好,就是把我們的肚臍、腸胃、后背、頸椎都要保養好,不要讓寒風這樣直接吹。 因為夏天的時候陽氣得泄,陽氣正好是疏通的時候,汗毛孔全張開,而且內臟也虛寒,這個時候尤其不能吹空調、吃冰鎮的食物、冰冷的食物,這就是夏天養生的方法。
“夜臥早起”,《黃帝內經》并不提倡熬夜晚睡覺,這里的“夜”指的是古人認為的晚睡, 一般來講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的規律也就是人們作息的規律。夏天日落一般比較晚,這個地方叫做“夜臥早起”,隨著太陽落山,天氣變黑了, 這個時間段睡眠,一般指的是十點左右睡覺,“早起”指的是太陽出來了之后,大概是五六點鐘這個時間起床,這就是夏天的一個養生方法。
夏天的心態應該怎么調整呢?叫做“所愛在外”,也就是我們的心情保持舒暢,使他好像是感覺到對外面的環境有所喜愛對的一種狀態,保持一種生機勃勃的狀態,這就是與夏天的氣相應的方法。
“春三月”的養生方法是“披發緩形,以使志生”。大家還記得吧?叫做“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春天的時候是舒展,夏天的時候就是“所愛在外”,到了外面就讓心情保持舒暢的狀態。這就是“養長之道”跟夏天之氣相應,就是養“春生夏長”的“長”這個氣?!澳嬷本褪桥c它違逆的話就會傷心。因為夏天對應的是五臟當中的心臟,所以說我們知道夏天的時候治心和肺的病。 因為這個時候正好是天地之氣滋養心和肺,讓心氣和肺氣舒展。夏天正好是治心臟病最好的時候,夏天也是治風濕、類風濕關節病各種各樣“寒病”的最好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天地來幫忙讓身體的陽氣宣通,所以這個時候正好是治風濕、類風濕、心臟病,各種各樣內臟“寒病”的,比如脾胃消化系統不好的最佳時期。
違逆了“養長之氣”,違逆了夏天之氣,傷的臟就是心臟。因為秋天是收斂的時候,秋天收斂不好則發為“痎瘧”——就是各種各樣的瘧疾、腹瀉等等的疾病。秋天“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到了夏天養不好長氣,秋天奉收就少,冬天病就來了。我們觀察到很多老年人本身有心臟病的問題,夏天沒有養好,吹了空調受了寒,心臟受了損傷,到了秋天、冬天就發病非常厲害嚴重。還有各種各樣的肺病、支氣管哮喘,夏天沒有宣通好,天天待在空調房里邊也不出汗,結果到了秋天、冬天之后哮喘病、肺病就發作的比較嚴重。
這都是違背了自然養生之道,有人說了,我們夏天就不開空調了嗎?也不是。夏天非常炎熱的時候也不能出太多汗,出汗太多就傷身體的氣血了。夏天的時候可以把空調的溫度調到二十六度、二十七度左右,不要直吹身體。讓身體保持一種微微出汗的狀態就可以。 夏天尤其是到了日中的時候,可以抽出三十分鐘的時間來到戶外走走路。有人身體虛弱的話,十分鐘就行,就是在太陽最熱的時候,最毒的時候,夏日炎炎的時候讓身體出一身透汗,這樣能把身體的熱毒還有寒氣也都排出來,讓陽氣宣通。
這是以前的一個老中醫的一個養生方法。老中醫就是每到了夏天最熱的時候,中午大概十二點、一點左右的時候,他就出來散步,散上一小時,有的時候散半小時,十幾分鐘也行,出一身透汗,把身體的毒給排出來。但是注意一定不要脫水,要喝好水。出完汗之后就回家把汗擦干凈,洗洗澡。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這是假借天地自然之氣的養生方法。
好了,今天的夏三月的養生方法就講到這里,感謝大家收聽,謝謝。
敬請期待,明日內容更加精彩……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十五。(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