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對于各種養生導引之術更是從黃帝時期就有所記載,在5000年的文化沉淀中道家的養生秘術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家養生秘術---調五臟導引術

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共同學習起來,如有不懂的地方也可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

調五臟導引術

疏肝利膽術:(晚七點到九點)

第一節:雙手搓熱,勞宮穴相對,對應肝臟的相應位置,以氣感通絡,緩轉36次(手心不要對肝臟用力),肝氣自和,經絡自通;

第二節:十指合攏,兩手心對應肝膽位置順時針輕揉36次,以促進“膽經”通順,表里相合,調達疏散,助納水谷,肝胃相合,氣順以安;

第三節: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合攏,輕柔眼輪,順逆各18圈,引肝血上行(肝開竅于目),濡養眼球,以其明目,久之和順,可防白內障、青光眼等多種眼疾。

舒心平血術:(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

第一節:雙手搓熱,勞宮穴相對,用手心對應心臟,隨心臟的跳動而以氣感左右搖動,一左一右為一次,共36次(手心不要對心臟用力);

第二節:兩手心對應心臟位置順時針輕揉36次。人靜神寧,有登仙羽化之感;

第三節:輕咬舌尖,心火自出(心開竅于舌)。虛火有路可尋,揚其前夫而不外越,方可經充神寧。

和胃健脾術:(上午九點至十一點)脾氣以上為順,胃氣以降為順。

第一節:雙手搓熱,勞宮穴相對,手心對應脾臟相應位置,先以氣感,啟醒脾陽,繞脾順時針轉動36次(手心不要對脾臟用力);

第二節:然后在用手心按在脾臟對應的位置順時針輕揉36次;

第三節:兩手心在脾、胃之間,上下揉按,似揉面狀,以促進升清降濁36次;

第四節:以舌尖清洗牙齦,口水自出,當口水豐沛時,吞咽,反復六次。次津滲下??勺虧櫲?,特別是對下焦、肝、腎,得以澆灌,如樹木得水,葉茂根深。脾開竅于口,脾健則土旺,水土合德,百病不侵。

益肺養氣術:(早三點至五點)

第一節:兩手外展后,頭頂交叉,接天地之氣。做深呼吸,吐故納新36次;

第二節:兩手心對應肺下葉位置,以氣感宣肺氣,共36次;

第三節:鼻吸氣,兩手心貼肺尖;口呼氣,手從胸口延肺的脈絡向外做梳理狀,一次深呼吸,一次梳理,先左后右,一左一右為一次,共做36次;

第四節:將雙手勞宮穴相對,放置大小腸交界處,按大腸走向揉搓,順時針方向:升結腸——和結腸——降結腸——直腸,共36次;逆時針36次;

第五節:用雙手食指按于睛明穴向下轉揉至迎香穴,共36次。肺開竅于鼻,鼻為肺之門戶,鼻竅濾屏緩沖,可使肺臟免受創傷,確保安順。

育真補元術:(下午五點至七點)

第一節:雙手搓熱,手心對應腎臟相應位置,先以氣感溫養雙腎,繞腎轉動36次(手心不要對腎臟用力);

第二節:然后雙手搓熱,熱捂腎區,此謂采自家之火,溫煦先天之本——腎,共36次;

第三節:在以手心緊貼膀胱對應的位置順時針輕揉36次,促膀胱氣化,尿道通。

第四節:以手心捂雙耳,手指敲后腦一左一右為一次,共做六次后雙手迅速拿開,此為一組,共做6組,似聽鼓鳴,激蕩腦髓。

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哦!此導引之術對應五臟六腑,無論什么年紀都可以去做,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整個人從內而外的都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