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語:

24節氣是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而創立的,自然界氣象、物候的變化,在24節氣中直接反映出來,為農事活動提供科學依據。根據中醫理論,人與自然界是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24節氣養生是根據不同節氣闡述養生觀點,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北京佑安醫院公眾號推出【佑安-24節氣健康說】,傳播健康理念和養生知識。

秋分節氣吃什么養生_秋分吃啥養生_養生節氣秋分吃什么好

養生節氣秋分吃什么好_秋分節氣吃什么養生_秋分吃啥養生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今年秋分是9月23日。

一.節氣由來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二.起居養生

秋季天氣干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后,陣陣秋風襲來,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故多出現涼燥。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鍛煉,重在益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三.秋分調養,五個養肺技巧

中醫學認為 “ 秋氣通于肺”,肺為嬌臟,易被邪侵而發病。推薦5個養肺技巧。

1.開懷大笑可宣肺:中醫學中有“常笑宣肺”一說。人在大笑中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開懷大笑時,可吸收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讓身體每個細胞都能獲得充足的供氧。

2.主動咳嗽可凈肺:平時應注意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應選擇在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濁物,減少肺部損害。

3.盡量擴胸可護肺:平時適度的呼吸動作有助于護肺。如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后用腹部帶動呼吸, 能很好地增加肺活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或肺功能不全患者的康復,還可保持肺泡與支氣管的彈性。

4. 多喝溫水可潤肺:秋季氣候干燥,人體水分丟失增多,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500毫升以上水,以保持肺臟及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5. 揉按鼻翼可健肺: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后,用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50~10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溝與鼻翼交界處)20次。每天早晚各做 1~2 組,有助于暢通鼻道、健肺清肺。

四.秋分調養,兩個按摩手法

1.心情不好,及時按摩解憂穴

內關、太沖分屬于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是解憂化郁的重要穴位。具體方法:左手拇指點按右手內關(手掌側腕橫紋上約三指寬的中央部位),適度下按半分鐘,再順時針、逆時針各按100次,有酸、麻、脹、痛感覺為佳。再換右手拇指按左手內關,每日2~3次。用大拇指或中指反復按揉太沖(足背大拇腳趾和二腳趾之間的凹陷中)3~5分鐘,左右穴交替進行,按揉用力要持續、均勻,以出現酸脹、發麻等感覺為宜,每日2次。

2.秋季脫發,宜做頭皮按摩操

秋季毛發干枯及脫落增多,可以試試頭皮按摩操。具體方法:將雙手指腹垂直于頭皮,從前發際線到后發際線,沿著經絡走行方向輕輕叩擊,從前到后,并逐漸向兩側移動,叩擊按摩整個頭皮。每次5分鐘,早晚各1次。同時做到心態良好、營養均衡、睡眠充足。

秋風漸起,涼意襲來。秋分養生,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參考資料:

[1] 郎藝霏.秋分養生注意10條黃金規則[J].長壽,2021,(4):13.

[2]許彥來編著.二十四節氣知識[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1:297.

[4]孫伯青.秋分時節,重在"養肺、防燥"[J].養生月刊,2022,43(9):775-779.

點擊上方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