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的形狀像大腦,很多人都誤以為它能補腦,所以每天多吃,并認為吃得越多越好。不可否認的是,核桃確實有很好的養生功效,但和你想象的好像有出入。

核桃的養生效果好?

在一項來自于《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JACC)中的研究發現,對比不吃核桃的人群,常吃核桃的人群,更有利于改善心臟健康、降低炎癥的發生危險。

并且,該項研究過程中,分別統計了實驗者的居住地區、年齡、身高、性別、體力、自身疾病等等,但因為炎癥發展趨勢不同,針對急性炎癥與慢性炎癥,還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如精神壓力、血壓水平、血糖水平、飲食等等。

當然,也不能否認的是,通過飲食確實能夠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抗炎作用。在國外多項研究中也都證明了,通過食物抗炎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也十分有益。

以上研究結果證明了核桃是具有降低炎癥、改善心臟健康的作用的。從營養層面上來看,也有相應的支撐證據,如核桃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C、維生素E、鎂、鈣、鐵等。

其中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穩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大家也不用擔心,吃核桃會促進血脂水平升高,適量吃的前提下,反而會對健康有益。不過,大家要注意吃核桃的量。

吃多少核桃最好呢?

需要大家共同做到“適可而止”,按照新版2022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每日吃大豆以及堅果量要控制在25~35g的范圍年內,也就是平均到核桃上,每日吃2~3顆核桃,每周14~21顆核桃,即50~70g的范圍內最有利。

并且,除了核桃以外,還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堅果,如開心果、大杏仁、松子、腰果,雖然都是堅果但整體價值不同,大家每天可挑選2~3樣進食即可。

在挑選堅果口味上,與椒鹽、紅糖、綠茶、五香、奶油等多種口味相比,大家要擦亮眼睛,選擇原味的堅果最能夠吸收它們當中的營養,可避免在加工過程中,額外放入的食鹽、糖、香料,增加機體熱量攝入,反而不利于控制體重以及病情,對心臟健康以及抗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外殼越完整且沒有經過加工的最健康,越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