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的關鍵時令
一年有24個節氣,對養生來說,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保養法。而其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節氣有四個,分別是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于各季的中間,這四個節氣都是養生的關鍵。
1.春分與秋分
春分和秋分都是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的日子,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春天的時候,氣血從體內向體外生發;秋天的時候,氣血從體外向體內收斂。而春分和秋分的時候,人的氣血都是一半在外面,一半在里面。所以這兩個節氣人最應該到室外活動,以幫助氣血的運行。
2.夏至與冬至
夏至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白天最長,陽氣就最旺,相應的陰氣就最弱。陽氣最盛就要消減,陰氣最弱就要增加。所以,夏至的到來是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開始萌芽的時候。
冬至則恰恰相反。冬至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白天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白天最短,陽氣最弱,陰氣就最盛。陽氣最弱就要增加,陰氣最盛就要減少。所以,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
這兩個節氣都是陰陽處于極度交替的時候,所以這兩個節氣是非常特殊的,也是最值得我們注意的。很多中老年人在這兩個節氣里都會有或多或少不舒服的感覺,而對于一些重病患者就更危險了。民間有句古話說,冬至和夏至都是“收入”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陰陽極度交替時沒有注意調養造成的。
那在這兩個節氣里如何養生呢?很簡單,陰氣弱就養陰,陽氣弱就養陽,具體地說就是在夏至里要加倍注意保養心陰,克制心陽,不要讓心火太旺;在冬至里要加倍注意保養腎陽,不要讓腎陰過寒。做到這兩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睡覺。正如我們提倡多睡子午覺一樣,冬至是一陽生,夏至是一陰生,這時候多睡覺就可以很好地養護微弱的陽或陰。當微弱的陽氣或陰氣都很好地生發起來了的時候,你的身體狀態也就會很好。
總之,我們的日常養生一定要遵循自然界的規律,誰違背了這個規律,誰就會受到懲罰。
歡迎掃碼咨詢?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