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春分如何養生
生活條件好了。進補養生是現在大部分人比較關注的。節氣時節養生比平常吃補物更有效果喔,值得試。那么接下來老黃歷要來為大家解說關于春分節氣的養生知識,一起來學學吧!
平和為本
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太陽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為交春分時節。由于春分這天正好晝夜平分,陰陽各半,此時的節氣特點是陰陽平衡,故養生也要順應此時的節氣特點,要講求“平和”,以和為貴,以平為期。
陰陽平衡
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內外的平衡狀態,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是養生保健的根本。
補虛與瀉實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飲食調養
春分與驚蟄同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由于肝氣旺,易克脾土,因此飲食方面同時也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濕,可多吃姜、蔥、蕎、韭菜、淮山、枸杞、土豆、椰菜、雞肉、鯉魚、鯽魚等,同時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理。
精神調養
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做到心平氣和,保持輕松愉快、樂觀的情緒,從而贍養神氣,切忌大喜大悲、情緒波動劇烈而不利于肝氣疏泄,與春分時節的“陰陽平衡”特點相應。春分時節,春光明媚,鶯飛草長,桃紅李白,百花盛放,此時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時節,可在風和日麗的時候與好友結伴郊游,增廣見聞,以利于肝氣的疏泄。
順應自然屬性
在中醫最經典的著作《黃帝內經》的《靈樞經》第八篇《本神》篇中,論述了養生的重要性: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養生的原則就是順四時而適寒暑,要順應天地節氣變化的自然屬性,當春季來臨,人體的起居坐臥、吃穿住行、內心情致都要盡量符合春天的季節特點。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