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樣養生保健 春季必備幾點養生小常識
1、春季養生保健知識:春捂防寒應有度
春捂是防春寒的有效措施,春季養生適度春捂是保養人體陽氣的科學方法。尤其是清晨與夜晚,穿衣蓋被應該偏多偏厚一些,重點是捂身體下部。保養陽氣能增強抵抗力,避免寒邪入侵,有效防止多種傳染性疾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人更需防寒、保暖、壯陽氣,以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的發生。
但是,春捂也應該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誘發春火的產生。另外,春季養生飲食上要注意調養肝氣、去春火,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類及其制品;蔬菜有芹菜、油菜、胡蘿卜等;果品有栗子、紅棗、枸杞子、菠蘿等。將這些食品科學搭配食用,能從中攝取豐富的營養,特別是蔬菜中的多種維生素,可充分滿足肝臟的需要。除了春捂有度與藥食調理外,還需要調養精神,制怒養肝,以防春火萌動。
2、春季養生保健知識:多種方法解“春困”
春季養生犯了“春困”,不要只是多睡覺、補睡眠,而應找到“春困”的諸多原因,對癥調養,以緩解“春困”的困擾。堅持體育鍛煉 要做到清晨早起,松解衣扣,放松形體,信步漫行。春季養生可選擇輕柔舒緩的活動項目,或練字功、或做體操、或慢跑、或打太極拳,活動關節、舒展肢體,使郁滯宣行,氣血疏通,陽氣生發。只要按照人體四季變化的自然規律,順應春季陽氣生發的特點,補充氧氣,刺激感官,調節精氣神,食養神血,便可奏效。
春季養生喝清淡花草茶 ,多喝些清淡的香茶也能醒腦助神,減輕“春困”。有條件者可種養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時令花草,有助于調節情緒、煥發精神。春季養生注意飲食調養 春天陽氣生發,溫食有助于護陽,姜、蔥、韭菜宜適度進食,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白菜宜經常食用,至于寒涼、油膩、黏滯之品易傷脾胃陽氣,則應盡量少食,否則會加重“春困”現象。
3、春季養生保健知識:養肝要慎吃“肝”
春天正是養肝的好季節,于是有些人便按照“以肝補肝”的方法進行食補。健康專家提醒春季養生:患有肝、腎、痛風等疾病的人不要“以肝補肝”,即使是健康人也不宜多食動物肝臟。肝臟是人和動物最大的解毒器官,從市場買回的動物肝臟均暗藏著多種毒素。肝臟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不全,難以及時分解這些毒素,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肝病的康復。春季養生補肝應本著“以甘養肝、舒肝養血”的原則,適當吃些大棗、蜂蜜、薺菜、竹筍、香椿、菠菜以及鯽魚、鴨肉等食品,可以達到養肝、護肝的目的。
4、春季養生保健知識:預防頭痛是關鍵
在一年四季中,春季患頭痛者最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睡眠節律改變、病毒感染、衣原體感染、高血壓等。春季養生預防頭痛自我按摩是很好的辦法,平日里可用指尖像洗頭那樣抓撓,或用天然鬃毛硬刷、木齒梳子梳頭來進行頭部按摩。具體方法是:從鬢角朝額頭向后腦勺緩慢圓周運動,不論你采取以上哪種方式,按摩時都會感覺很舒服、很輕松。
減輕視力負擔,每隔一小時左右用手掌掩眼,讓眼睛休息不少于30秒鐘,然后將手移開,緩慢睜開眼睛。此外,眼睛在經受不易察覺的閃爍時,也會使大腦疲勞而引起頭痛。注意科學飲食。忌食巧克力、咖啡和可可等食品,因為這些食品含有能夠使血管收縮的物質,隨著血管的擴張會引起頭部疼痛感。省略或延遲用餐也可能引起頭痛,要多食大豆、海產品、核桃等含鎂元素豐富的食物。
二、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
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1:少吃酸常食甘
由于在春天人的肝臟陽氣旺盛,再吃酸性食物,會造成肝氣過于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損傷脾胃。因此,春季的飲食是忌酸倡甘甜的。要避免過多如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食用酸性的食物。要多食用如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甘溫補脾的食物。
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2:常運動,不“蝸居”
春季常運動對身體要有幫助。由于春天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升發,就可以好好養陽。而養陽的關鍵就是“動”勿“靜”,要積極到室外鍛煉,去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曬曬太陽。
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3:不久留在陰濕環境
到了春天,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濕氣很重。因此,要保證居室及辦公室內的通風透氣,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曬曬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覺時要保持室內干燥透氣。提示,女性可以多穿純棉的寬松衣服,避免發生濕疹。
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4:不怒常笑身體好
因為春季肝陽亢盛,如果情緒過于急躁或者起伏過大,就容易傷到脾臟。因此,女性要學會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同時,如果心情過于抑郁會造成肝氣郁滯,也使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為了健康與美麗,女性應該多多放開胸懷,笑口常開,青春才會常駐。
三、春季幼兒保健的幾大小常識
一、注意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
無論是在幼兒園里,還是在家里,爸爸媽媽們都要培養自己的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告訴他們要勤洗手,不要用臟手亂摸鼻子和眼睛。如果您的孩子總是流鼻涕,那么您還要教會他如何正確擦拭鼻涕。
每天早晚洗臉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用冷水為幼兒洗臉洗鼻,來增強幼兒的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孩子房間的通風換氣,被褥要經常放在陽光下曬一曬,避免病菌蟲卵的繁殖,危害到孩子的健康。
二、帶著孩子到戶外鍛煉
經常鍛煉是增強幼兒體質以及免疫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了。春天的時候氣候適宜,陽光燦爛,常帶孩子進行適量的戶外活動,鍛煉身體,能夠增強幼兒的抗病能力,改善體溫調節功能,同時更好的適應多變的溫度,避免病菌的侵襲。
春季適合孩子的運動:
1、抻拉:雙臂上舉,然后向各個方向抻拉,同時踮起腳后跟,重復6—8次,中間稍休息。
2、單杠練習:懸垂(20秒、1分鐘),同時身體向右、左轉動,雙腳并攏;身體向前、后擺蕩;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蕩。
3、跳躍式引體向上:下蹲,脊背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單杠,并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杠的高度和雙手的握距因人而異)。每次至少重復6—8次。
4、跳躍:向上跳,逐漸增高,或達到一既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可選擇練習,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逐漸加大運動量。
四、春天男人牢記幾大保健法
1、早晨賴床5分鐘
早晨醒來,應該先花費5分鐘左右的時間賴床———側臥并深唿吸、打哈欠、伸懶腰、活動四肢,然后再慢慢坐起、穿衣、下床。如果醒來后立即起身,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意外死亡。
2、喝健康的水
有幾種水最好別喝:裝在暖水瓶里幾天的開水、反復煮沸的開水、水龍頭里停用一夜的“死水”(可能含有大量的軍團桿菌)、隔夜茶等。
3、酒后別洗澡
酒后洗澡,體內儲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時會被體力活動消耗掉,因而糖含量大幅度下降,同時,酒精抑制肝臟正常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儲存的恢復,加上洗澡時出汗,容易引起有效迴圈血容量不足,導致虛脫。
4、應常吃的食品
蜂蜜:每天早晨空腹吃一勺蜂蜜,能安五臟,止痛消毒,堅持吃能防止血管硬化。
大蒜:有很強的殺菌、抗菌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
紅棗: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礦物質。
姜:生姜能促進血液迴圈,幫助消化。
花生:含有人體所需多種氨基酸,常吃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5、勤上衛生間
不要憋尿:人在憋尿時,全身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胃腸和交感神經會發生暫時性紊亂,血壓明顯增高。
不要憋大便:不及時、規律地排泄大便,大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吸收。長此下去直腸的膨脹會停止喚起對大便的要求,形成便秘。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