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揭秘背按摩保養的六大好處!值得人人收藏
朋友小劉年紀不算太大,但是總感覺背部酸痛、頭暈頭疼、記憶力也有些減退。
一開始他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的,便嘗試各種方法來緩解,可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直到有一天,他去看了一位老中醫,老人家仔細把脈后告訴他,這些癥狀很有可能是因為背部氣血不暢所導致的。
原來,在中醫理論里,我們的背部可是個寶地呢!
它不僅蘊含了人體五臟六腑的氣血運行軌跡,更是身心健康的晴雨表。
背部一旦出了問題,那可就連鎖反應了,會引發頭痛、失眠、咽喉痛、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困擾。
小劉聽罷大吃一驚,連忙向老中醫請教背部保養之道。
老人家笑著說:“放心,只要按部就班做好背部養生,定能讓你重拾健康體魄。“
活絡背部好方法
|1. 疏通膀胱經
膀胱經貫穿人體,在背部有許多反映五臟六腑的穴位,所以疏通它就等于為全身排毒。
小劉每天晚上睡前,都會在背部膀胱經的位置輕輕按摩10分鐘左右,循序漸進地疏通這條大排毒通道。
|2.曬背取暖
秋高氣爽的日子,小劉會避開剛烈陽光,找一處背陽的地方,解開上衣讓背部直接暴露在溫暖的陽光下,既能滋陰補陽,又可以通過背部吸收對人體有益的紅外線輻射。
|3.衣服保暖護背
入冬之后,小劉穿衣就特別講究,非得把背部裹得嚴嚴實實,遮擋風寒。因為一旦背部被風寒侵襲,可就容易誘發風濕、心血管等疾病了。
|4. 捶背、撞背、搓背
捶背可以活血化瘀、強身健體;撞背能提升陽氣,使氣血暢通無阻;自己或他人幫忙搓背也很有效,搓到背部發熱就可以了。這些動作小劉都做足了,每周至少3次。
| 5. 艾灸背、捏脊
背部艾灸和背部捏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艾灸能耗去寒濕之氣,溫熱背部腧穴,調理五臟氣血;捏脊則可以刺激督脈和背部的穴位,恢復臟腑機能。不過這兩種方法略顯復雜,小劉暫時沒有嘗試。
堅持了幾個月后,小劉的那一身毛病居然全好了!他不僅精神煥發,背部也變得柔韌有力,就連脾胃也跟著旺盛了。
看著自己在鏡中英氣逼人的模樣,小劉由衷感嘆:原來背部保養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啊!
日常養背有妙招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結合中醫理論,做好背部養生呢?
| 1.食療方面
背部肌肉酸痛、氣血不暢,可以多食用一些當歸、紅棗、黑芝麻等溫補之品,也可以食用些溫性水果蔬菜,如番薯、芋頭等,都有益于溫養脾胃、補腎健脊。
注意應適量,過多則會給腎臟帶來負擔。此外,適當補充維生素B有助于緩解背部酸痛。
| 2.傳統保健方面
除了剛才提到的搓背、捶背等,還可以嘗試一些溫和的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健身操,每天堅持練習,可以促進背部氣血流通,增強腰膀腿力。艾灸和針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最好還是請專業人士指導。
| 3.生活方式上
久坐是現代人的通病,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容易導致背部酸痛,所以要適當活動活動。
工作時每隔一個小時就站起來走走,回家后也可以做一些伸展運動,讓背部得到放松。
此外,要注意坐姿,盡量與椅背保持一個90度角,腰部挺直。
| 4.心靈修養方面
壓力過大、情緒低落,也會導致背部氣滯。可以通過打坐冥想、做深呼吸等方式調理心神,助于背部氣機通暢。
生活還是要積極樂觀一些,工作之余適當放松,心情舒暢了,背部自然也就健康了。
背部是我們的“保護傘“,能為身心健康筑起堅實的屏障。一旦背部出現問題,就意味著身體某處可能發生了紊亂。
所以平時一定要重視背部保養,習慣性地給它一些呵護,才能真正收獲到中醫理論中“背部健康、全身安康“的智慧。
看文章有收獲,就點個“在看”吧~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