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暑氣漸消,已進入三伏的尾聲末伏,末伏既有炎夏的濕熱,又帶有秋天的溫燥,早晚偶有涼意,但中午依然炎熱難耐,此時,身體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對于體質較弱人群更需養生保護。在這個養生的關鍵時節,小編來到新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堂向鮑海峰醫師討教秋日養生良方一套“秋日養身套餐”送給大家。

養生茶飲

氣血雙補飲

原料:黃芪5g、大棗3枚、玫瑰花5g、金銀花5g

功效:補氣養血。

適用:易疲乏的亞健康人群

禁忌:發熱陽亢者

健脾祛濕飲

原料:茯苓5g、薏苡仁5g、決明子5g、枸杞若干

功效:健脾利濕

適用:肥胖浮腫者

禁忌:陰虛消瘦者

此外,為方便轄區各類人群需求,新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了降脂護肝、鎮定安神、調經補血、祛濕健脾4種不同系列的代茶飲。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中醫科進行辯證,調配適合個人體質的茶飲。

中醫適宜技術調養

鮑海峰醫師告訴小編,立秋過后,拔火罐、耳穴壓丸備受百姓青睞。耳穴壓丸操作簡單,能顯著改善臟腑功能,調理亞健康狀態。拔火罐配合紅外線照射治療,則可提升陽氣,改善倦怠乏力。

拔罐

耳穴

秋季藥膳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過后進補十分合適。

鮑海峰醫師:“末伏的到來意味著炎熱的三伏天將要過去,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人極易倦怠、乏力等。這個時候更要注意養生,及時調整飲食,以清暑熱、健脾利濕為主,宜多吃魚,少辛增酸,以補肝氣。秋天蔬果也大量上市,可以吃點梨、柚子、葡萄、藕、荸薺等。”

以下為鮑海峰醫師推薦一款簡單易操作的秋季養生藥膳。

黃金養生粥

原料:南瓜、玉米、紅棗

功效:補中益氣、補血養氣、調養脾胃。

制作方法:先把小米淘洗干凈,再將南瓜去皮去瓜瓤洗凈后切成大小適中的塊兒,玉米洗凈掰成粒,紅棗去核備用,將小米、玉米、南瓜塊及紅棗倒入燉鍋,加入適量的清水,慢燉1小時,即可食用。

運動調養

除此之外,還應該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秋季天高云淡,氣候清爽,是進行健身運動的大好時節,但不可肆意妄為,醫師提醒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鍛煉以身體發熱,微微汗出,鍛煉后以感到舒適為標準,切不可大汗淋漓。可以選擇太極拳、瑜伽、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養生操。不適合選擇運動量大的運動,避免運動后出汗過多,使邪氣趁虛而入。

報送:柘林鎮(費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