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須注意的事宜

1、“陽長居大夏,以生萬物”,夏季是萬物生長茂盛、開花結實的季節,由于此季節是天暑下迫,地濕上蒸,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此時氣溫較高,陽光充足,人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所以夏季養生應順應外界高溫環境和人體內部代謝增快的特點進行調養。《內經》說:“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對增強體質有益。但是晚睡早起不可避免的會使睡眠時間減少,所以在中午暑熱最盛之時適當午睡既可避炎熱,又可消除疲勞、補充體力,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夏季早晨起床后要按摩頭頂部位的百會穴,神庭穴,十宣穴,多拽耳朵,揉風池穴。

2、健康在于運動,夏季人體代謝加快,能量消耗較大,所以,運動調攝應動靜結合為宜。夏季可選擇游泳、釣魚、散步、慢跑等,但是運動量要適度,先要從運動量小的動作開始,等身體各部位肌肉活動開之后,逐一加大運動量,運動結束時做些放松調整活動,如慢走幾步、揉揉腿,做深呼吸等,切記不可過于疲勞,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進行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運動時應穿寬松、舒適、吸汗透氣性強的棉織物,便于身體散熱。夏季日照光線較強,應適當回避日曬(日光性皮炎要回避光照),但不能因為天熱而完全回避戶外運動,應適量參加各種有益身體代謝循環的戶外活動,(因人而異,各需所動)通過各種運動,活動筋骨,使百脈通暢,氣血調和,以達陰陽平衡。運動后建議多按摩內關穴,內勞宮穴,揉一下腋窩和肘橫紋處,以暢通心肺經脈。

3、調暢情志夏季我們在精神調養上必須避免動怒、煩躁上火,也需防抑郁和焦慮。故應保持神清氣爽,舒暢自如,寬廣待人,和悅對己。使得心神得頤養,精氣神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神氣渙散則損壞人體的機能。古人云:“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故夏季精神調攝,應適應自然界“生長”的規律,主動調節情志,保持胸懷寬闊,心情愉快,讓我們心中永遠有一輪太陽(開心)。每天堅持敲打膽經,按揉膻中穴,四關穴。4、飲食與藥膳調解在夏季養生還應注意飲食調養。因為夏季,人處于炎熱的環境中,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人體各系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最終導致人體代謝增強、營養消耗增加,一方面人體組織蛋白分解加速,營養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熱大量出汗,又導致了許多營養從汗液流失,同時夏季人體陽氣在外,陰氣內伏又導致消化功能相對減弱,限制了營養的正常攝取,所有這些均有可能導致機體營養代謝的失衡,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缺乏癥或其它疾病。“夏季心旺腎衰,天氣雖大熱,也不宜吃冷粥,冰涼食物極易引起腹脹,呃逆,若受寒邪,必致腹瀉,所以說夏季“飲食要清溫,飲食不易大飽,肥膩當戒”。若不改南山喜食膏粱厚味,易致夏季心火旺盛,而腎水不足,即使是很熱的天氣,大家也要注重健脾益氣,在飲食上應少苦寒,節冷飲,少食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運的食品,如魚、蛋、奶、西瓜、黃瓜、冬瓜、玉米、豌豆等,飲品可選用綠豆湯、酸梅湯、金銀花茶、菊花茶之類。夏在五行屬火,五味為苦,夏季適當食味苦清涼之物,如苦瓜、百合、菊花、苦丁茶等有解熱除煩,幫助消化、增進食欲、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功效,但過多食用味苦食物,則會助心氣而傷肺氣,因為心火過則克制肺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心色赤,宜食酸……,所以夏季多食一點酸味、咸味食物(因人而異),如楊梅、草莓、西紅柿、豆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臟、海帶、海蜇、海藻、蝦皮等。酸味收斂,可固護體表,防止出汗過多,且適當食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強食欲。咸味食物則可幫助機體補充因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以防汗多損傷心氣。夏日飲食以溫為佳,不宜過熱,過熱則傷氣,溫食宜助陽氣。

夏季烈日炎炎,每個人都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來養護人體陽長之大夏氣,方得養生之效也!《素問:方盛衰論》指出:“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在天人相應的基礎上提出了“春夏養陽”的觀點,對于現代人們而言,認識了“春夏養陽”養生原則的重要性,合理掌握“春夏養陽”的要訣,科學運用“春夏養陽”的具體方法,則能幫助我們更加有效地增強自身的體質,提高生活質量。所以,在夏季保健養生過程中,我推薦給大家‘’夏季養陽‘’需要按摩的穴位:有太陽穴,百會穴,翳風穴,風池穴,合谷穴,膻中穴,大椎穴,中脘穴,建里穴,天樞穴,足三里穴,陰陵泉穴,豐隆穴,三陰交穴,昆侖穴,申脈穴,內勞宮穴,委中穴’。濕熱內盛者,用瀉法,單純保健就用平補平瀉法。每天做一次,每穴按摩50次。夏季濕重且炎熱(7-8月為長夏,此季節為濕重熱盛,身體感覺沉重,出汗粘膩)建議每天喝薏米水,50克薏米,200~300毫升水,開鍋后5分鐘即可,溫涼后頻喝,反復煮4個5分鐘,薏米開花后就不要在煮了。薏米開花后就沒有祛濕的效果了。(薏米研粉或者煮成稀飯喝,都沒有了祛濕的作用)彩麗醫生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