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醫經絡養生,經絡按摩,經絡養生對五臟的好處,經絡養生對氣血的好處
按摩三要穴
1.合谷穴在手的虎口處
一只手的四只手指頭并攏,然后撐開虎口并且將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橫紋的位置放在虎口之處,再講大拇指彎曲所指的穴位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合谷穴了。
按摩方法:用拇指壓住穴位,有酸脹感表明有效。每2秒按壓一次,稍用力按壓5分鐘后,再用拇指和食指交替捏揉兩手的合谷穴,以中等速度,力度稍大,每日早晚各按摩300次。可以治療頭部和面部以及兩上肢的疾病,如頭痛、牙痛、鼻炎、肩周炎、眼病、面部神經麻痹等。
2.內關穴手腕內側橫紋上三橫指中心處
按摩方法:擊打法,兩手握空拳,右手腕內關穴與左手腕內關穴互相撞擊,腕骨對腕骨力度稍大,以中速每日早晚互相敲打300次。點擊法:用拇指點壓此穴1分鐘。按揉法:用拇指按揉300次。它屬于心包經,主司心臟、肺臟等,經常按摩它對治療心肺疾病有利。
3.足三里穴是保健長壽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外膝眼向下10厘米的位置,也就是在小腿的筋骨前緣的外側、膝關節下約四根手指的寬度位置。
屬于胃經,經常按摩對消化系統以及全身性疾病有治療調理作用。具體方法有5種,我根據自己的實際和效果選擇應用。一是拳擊,雙手握拳稍用力,力度適中同時擊打兩腿的足三里各300下。二是按揉,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此穴各300下。三是按壓,每2秒按壓一次時間為5分鐘。四是拍打,雙手以中等速度,稍用力拍打兩腿的足三里各300下。五是敲打,用保健錘交替敲打兩腿的足三里,力度速度適中,各敲打300下,最好用木制保健錘或橡皮錘,以不感覺痛為好。
吐納鍛煉
腹式呼吸是一種很好的經絡鍛煉。有助于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對老年性肺氣腫、肺通氣障礙等疾病的康復有一定的作用。我是這樣進行腹式呼吸的:平躺著或靜坐著練習,將左右手分別放在上腹部和前胸,以觀察呼吸狀況。先呼后吸,吸鼓呼癟,用口呼氣,嘴唇收縮如吹口哨樣。呼氣時輕緩并輕輕收腹,腹壁下陷。呼氣要深些,要比吸氣時間長一些。
吸氣時經鼻,胸部不動,盡量放松,意守丹田,使腹部逐漸形成隆起狀,略微停片刻,經口呼出。整個過程節奏盡量自然輕松,每分鐘腹式呼吸六七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5分鐘。
腿的經絡鍛煉
以雙腿為主要的鍛煉方式非常的多,而如果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和身體情況以及病情的經絡鍛煉法最佳。
1.練下蹲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下蹲次數,逐漸達到深蹲的要求。開始練習時扶著牢固的桌椅進行下蹲,有一定基礎后,兩手叉腰緩慢下蹲,頭和腰板要挺直,每天早晚各練一次。
2.踢毽球有一定難度,循序漸進地練習,逐步增加難度。有利于提高腿腳和身體的靈活性。
3.健身走(快走、慢跑)每天太陽出來后、黃昏時分到來之前,以每分鐘百步以上的速度步行30~40分鐘。每周至少步行5天,每天2次。步行時要收腹、伸延背肌、挺起腰桿、大步流星,達到全身出微汗。
全身性的經絡鍛煉
進行全身各部位的拍打或敲打。對頭、頸、臂、胸、腹、肩、背、腰、臀、腿、腳(全腳掌、涌泉穴)的拍打速度和強度要適中,以不感覺痛為宜,對肌肉多的部位最好用拳擊法,效果更好。每天早晚對各部位拍打300下,把全身的主要穴位都拍打到,疏通經絡,活運氣血。
二、經絡按摩
1、督脈
督脈是人體所有陽經之海,掌管全身的陽氣,并且心、肝、脾、肺、腎、小腸等,都在督脈上有反射區,所以調督脈可以調節五臟六腑的平衡,并且可以有效改善脊柱彎曲,頸椎,腰椎的問題,督脈是主管人體精氣神的,調理督脈可以讓您更有精氣神;
2、任脈
任脈是從女性子宮(男性會陰)發起的一條經絡,它主管全身的陰血,調理任脈可有效調理月經於少、陰道松弛、面部黃褐斑等問題,它主管女性的性激素;
3、肺經
肺經主管人體的營氣和呼吸系統,可改善咽喉不適,氣短,并且達到清除肺部垃圾的作用,經常調理疏通肺經可保證肺部的正常工作,有效預防肺部疾病;
4、大腸經
大腸經調理能促進大腸的蠕動,能將人體大腸內的宿便排除,并且改善調理便秘,使人體的萬惡之源得到有效的清理和排出;
5、心包經
心包經是代心受過的大臣,所有心臟的病癥和問題都可以通過心包經的調理來改善和治療,并且經常疏通心包經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心肌梗塞,特別是有心季和家族有心臟病的人需要長期的調理;
6、三焦經
三焦是人體水液的通道,它主管人體內分泌系統和淋巴系統,調理三焦經可以感受面色,加速淋巴代謝,并且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7、心經
心經主要管頭部,頭部的活動,調理您的心經能緩解頭部的壓力,改善失眠多夢等睡眠質量的問題;
8、小腸經
小腸經堵塞會影響人體精微物質的吸收,人體會變得抵抗力下降,體質變弱等癥狀,當您的這條經絡通暢時,您的身體慢慢會變的強壯,并且可以調理慢性腸炎,疝氣等問題;
9、腎經
腎是人體先天之本,現代人90%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腎虛現象,而能幫腎補充腎氣的只有腎經,因為打針和吃藥都會傷到腎的元氣,因為是藥三分毒,而所有的毒素都需要腎來代謝,當您腎經通暢,腎氣充足,身體各方面功能都能達到最好狀態,而腎主骨,主生殖和發育,對女性來說通腎經可以改善經量少的癥狀;
10、膀胱經
膀胱經是人體的垃圾站,所以對于膀胱經,我們用泄的手法來泄除體內的風寒,濕,燥火等毒素,當泄完膀胱經您會發現小便的氣味和顏色都有變化,證明您身體的毒素在往外代謝,而膀胱是人體最長的經絡,它貫穿頭,背,足,調理膀胱經能很快的改善腰背,痛緊的現象;
11、肝經
肝經是從腳經子宮,生殖區,到胸,到頭,到眼的經絡,它掌管人體的情緒,肝氣上行為乳下行通經血,所以肝經對女性而言是調理月經於,有血塊色暗,乳腺,更年期最好的經絡之一,可有效調理肌瘤、月經病、乳腺增生、眼干、頭暈的癥狀,經常調理肝經可使女性更柔美,遠離婦科疾病困擾;
12、膽經
膽經不通會嚴重影響您的腿部血液血環,出現腿涼,還會引起肥胖,經常調理膽經可輔助肝臟的調理,并協助減肥減脂的效果,還能緩解偏頭痛的現象;
13、脾經
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并且統管人體的陰血,經常調理脾經可以改善脾胃不合,月經淋漓不盡,水腫虛胖的癥狀,并有效改善預防松弛下垂的肌體;
14、胃經
胃經是人體長壽的保證,調理胃經可以有效改善胃部不適,眼歪斜,面部萎黃等現象,脾胃經的氣血不足直接影響您25歲以后的身體機能。
三、經絡養生對五臟的好處
1.肺經:讓你皮膚不再干燥
從肩胛骨凹陷處連出一條直線,沿著手臂內側,到拇指內側端止,為人體肺經。
“肺主皮毛”,經常敲打肺經的同時,保證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進水量,就能使水分通過肺經運轉到真皮層,使你的皮膚不再干燥!
2.膀胱經:讓你記性好
膀胱經從頭頂的百會穴開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腳跟止。一般中醫認為,膀胱經真正的效力位置從腰間開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夠了。
經常敲打膀胱經,可改善腦部供血質量,刺激腦神經細胞活性,讓你記憶力提高!下午15點到17點是膀胱經的運行時間,那時敲打,可有效減少“午乏”,讓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3.三焦經:讓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經起于眼*尾紋的生長處絲竹空穴,止于無名指之間。三焦經是人體健康功能的總指揮.
它能使各個臟腑順利合作,步調一致,有些中醫學家還將它等同于淋巴系統,可見其作用不一般。
常敲打三焦經,能提高身體免疫力,讓你不再小病連連!三焦經的運行時間是21:00到23:00,建議你敲打前盡量少喝水,三焦經還主管水液運行,體內水液沉積太多,會讓你次日清晨感覺眼皮腫腫的!
4.心包經:讓你吃不胖
從乳頭外側一寸的天池穴開始,到中指指尖末端,經絡養生中稱為心包經。心包經的始端在心臟外圍。
中醫所說的心包就是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當外邪侵犯時,心包擋在心臟前面,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經常敲打心包經,除了提高心臟功能,讓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還有一定的減脂效果。
晚上19點到21點是心包經運行時間,如果你在晚飯后敲打心包經,可使血液中積存的膽固醇順暢地排出體外,加快食物脂肪在體內的代謝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擔心發胖!
5.心經:最準確的自我體檢法
心經始于腋下,止于小拇指指尖,貫穿上臂內側。中醫認為,心經可透露出人體最準確的健康指標,是不可不試的健康自測法。
具體方法很簡單:先將手向前伸直,15秒后,斜放下45°,10秒后,再把手臂垂直舉高。
如果你的血液迅速下流,靜脈凸顯消失,說明你指標正常,不必為健康擔心,如果靜脈凸顯消失緩慢,說明你疲勞過度,急需減壓,建議你借機美美地睡一覺!
6.小腸經:擁有纖細手臂
小腸經由眼角內側半寸處的晴明穴開始,經由臉頰、脖子,貫穿手臂,止于小拇指指尖。小腸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減弱,手臂就會出現松松的肉肉。
要想擁有纖細手臂,就需要經常揉捏小腸經。具體做法很簡單,把手舉起來,用手指肚捏手臂內側,以微有痛感為佳。
經常這么做,小腸經附近的肌肉血流通暢,你就可以放心穿吊帶衫,展現好身材啦!
7.胃經:讓你臉色白里透紅
胃經從鎖骨下開始,順雙乳,過腹部,到兩腿正面,止于第四腳趾趾間。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經,顏面的光澤程度、皮膚的彈性都與胃經供血有關。
如果臉上突然起了皺紋,很可能是胃經的氣血虧虛造成。胃經的最佳敲打時間是早7點到9點,堅持敲打,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臉色白里透紅,即使熬夜,也不會顯得太憔悴!
8.膽經:讓你頭發黑亮
膽經由臀部中點開始,沿大腿筆直下滑,至腳踝底端結束。當膽汁分泌不足時,人體無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頭發會顯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議你每天用力敲打膽經,左右各200下,提高膽汁分泌速度,讓頭發健康、黑亮。另外,敲膽經還能幫助大腿排出堆積在外側的脂肪,讓你放心穿短裙!
四、經絡養生對氣血的好處
平衡氣血
兩腳分開直立,兩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彎曲,掌心向上,身體保持平直,腰向左彎,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適當程度后復原,再向右彎,動作同前,反復數次。
功效:降低血壓,鎮心安神。
心平氣和
兩腳分開直立,隨吸氣兩臂緩慢從身體兩側向前上、正中移動,直到手掌與喉平行,再隨呼氣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并以意領氣下沉,兩腿屈膝下蹲,直到兩手齊臍部,反復數次。
功效:順暢呼吸。
舒筋活絡
自然站立,兩只手臂慢慢向前平舉,保持與肩膀同高,手心向內跟隨著兩臂回撤,手背從兩腋、腰、尾骶關節方向向下按摩,并以意引導到涌泉,兩腿下蹲,動作重復幾次即可。
功效:可放松全身,舒筋活絡。
太極開合
自然站立狀態,兩只手臂向胸前伸展如抱球狀。跟隨者呼吸兩手臂慢慢向外舒展,吸氣時復原,兩腿保持微蹲姿勢,動作重復數次。
功效:寬胸理氣。
巡回搓棍
兩腿分開微蹲,兩手臂前伸,肘部稍彎,掌心相對距1尺左右。兩手前后來回搓動,身體也隨之轉動,重復數次。
功效:強健腰部。
定步云手
兩腿分開直立,膝蓋略屈。身體左轉45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對呈抱球狀。隨身體由左向右轉動,右手交叉上升,左手下降,轉呈向右45度。右手達喉水平前方1尺左右,左手自然下垂。再作反向運動,重復數次。
功效:寬胸理氣,健腰強腿。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