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必看!【冬至養生秘訣】與養生食物
老祖宗的智慧,順四時而養生,方能達到身體健康之目的,而冬至又名「日短」,是華人十分重視的傳統節日,也是農歷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想當然爾,當然不可錯過藉此養生的最好時機,冬至除了吃湯圓進補,也是讓身體進步的時刻;古人有云,「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一旦度過冬至,陰氣會盛極而衰,陽氣則會開始旺盛,因此人們要趁冬藏之時,把握時間將全身精氣伏藏起來,好幫助五臟六腑修復,調和體內的陰丶陽氣,貯存能量等待春天到來,如同杜甫在《小至》中提及,「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顯現從古至今,冬至在華人心中的重要性。
冬至養生?首重養腎
中醫認為,「先天之本在於腎,後天之本在於脾胃」,腎臟功能強健,自然能調節好身體機能,冬天屬寒冷之時,故身體需要更多能量,此時應多補充溫熱食物,好抵抗寒氣;溫補的食材有許多,諸如湯圓丶糯米丶臘八粥等,肉類方面則是牛肉與羊肉可以補益力強,若以中藥材來看,肉桂性味辛甘,能入腎氣,幫助滋腎丶溫潤身體,而枸杞可以補腎滋陰丶明目健體,提高人體循環代謝以抵御寒冷。
此外,食用堅果也是冬至養生的一道環節,為什麼小小的堅果可以在養生議題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中醫認為堅果性味偏溫熱,在冬季之時有御寒效果,不僅可以補腎健腦丶補腎固精,更可以順氣補血丶強心健體等功效,腎氣若不充足,人則容易手腳冰冷丶畏寒丶頻尿丶腰酸背痛等;比較特別的是,古人在冬至會適量小酌酒水以利養生,中醫學經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及,「冬三月宜服藥酒一丶二杯,立春則止。終身長樂,百病不生」,酒性味溫辛,有溫通血脈丶溫中袪寒,以及振奮陽氣的效果。
冬至食補并非一昧濫補丶亂補,否則容易適得其反,而是要依照個人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進補,才能補得恰到好處,再者,行經期與正感冒等熱癥,或有皮膚病癥狀時不宜進補,以免使病況更趨嚴重;值得注意的是,進補時少同時吃大量瓜類丶白蘿卜等生冷食物,以防抵消食補功效,甚至易傷陽氣。
冬至養生?重點護心
自古以來,中醫認為「心主血脈」,想要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維持血液循環順暢相當重要,然而,寒冷容易使血管收縮,氣血運行不暢,使得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期,依照中醫五行學說來看,可以適度食用紅色食物以入心丶補血,例如,紅棗能益氣補中丶養血安神,枸杞具有降血脂丶降血壓之效,紅豆則能補心血丶改善心臟功能,紅薯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與類黃酮素,有益心腦血管健康,適當丶適量食用滋補食材,達到養生功效。
再者,養生之本始於養心,應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勿過喜過悲,情緒過度容易傷心氣,導致心神無法安寧,養神著眼於「藏」,古書《黃帝內經》中有記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是萬物蟄伏的時刻,人的情志也要應冬而「藏」,保持精神寧靜,不宜過度地激烈運動使大量出汗,導致陽氣損傷,放松身心,陰陽調和之下,自然達到養生之目的。
合開運工作室
精選熱門文章,點擊看內容
【】十二星座十二月吉兇
【】2020本命生肖吉兇提醒
【】水星順行轉好運星座男女
【】測出未來45天財運吉兇
】大預測2020桃花從哪來
【】11、12、1月領證擺酒吉日
喜歡
好看
是對老師最直接的支持
“「健康幸福」”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