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經”:有啥吃啥,越簡單越好,不過度養生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在吃飽的基礎上,早已經開始追求吃好。但是,最近這些年,我們在吃好的基礎上,已經開始追求“新奇特”了。也就是說,不僅是食物的品種開始追求豐富多彩,而且也從外觀造型、色彩上開始追求驚艷,同時在食物的味道上更是追求唇齒留香。我們也看到,這些年來,因為吃而帶來的各種健康問題開始困擾著我們。那么生活中我們平時應該吃什么?怎么吃才健康?最近我們梳理了曾經采訪的幾十位百歲老人的生活習慣,從中發現,他們“長壽經”就是,有啥吃啥,越簡單越好,從來沒講究過吃喝。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九位百歲老人的飲食習慣,或許對我們以后的健康生活有所啟發。
105歲奶奶手縫棉襖,獨自種菜做飯生活,82歲兒子常挨批評
百歲奶奶徐紅花
這位百歲老人名叫徐紅花,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小店鎮后嚴家崮西村人,出生于1917年,今年105歲。她每天仍然是自己獨居生活,做飯、洗衣、種菜樣樣行,甚至還能穿針引線呢。這是去年春天我們采訪的一位長壽奶奶。這位百歲老人在飲食上有什么特點呢?據老人的大兒子嚴修奇介紹,老人以前不吃肉,最近這些年才多少吃點,主要吃羊肉和牛肉,不吃豬肉。平時就是以粗茶淡飯為主,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米飯、面條、餃子都吃。老人自己還在小院里種了個小菜園,冬天兒孫們送點青菜,夏天她自己種的菜就夠吃了,偶爾還喝點白酒。
百歲奶奶自己做飯
徐奶奶頭腦清晰,一點也不糊涂,記憶力特別好。她說自己年輕時的生活不好,一年也吃不了一次肉,米飯、白面就更吃不起了,那個年代吃飽肚子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別餓著肚子就是好生活了。當年,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留著米面和豬肉給兒子們蓋房娶妻。當時,能吃上地瓜,有地瓜煎餅吃,就是好家庭了。如今,生活好了,老人在飲食方面仍然是沒什么要求,一天吃三頓飯,有什么就吃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沒有養生食譜,也沒有營養配餐,吃得比較隨意。
101歲長壽爺爺,家中藏著老櫥柜很少打開,兒子也不知道里面是啥
百歲爺爺王區笑起來很開心
第二位百歲老人,是一位長壽爺爺,名叫王區,今年101歲了,家住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寨里河鎮向陽寨村。王爺爺身材高大,身高得有1.75米左右,這在百歲老人當中,身高算是比較高的了。老人至今獨居生活,自己做飯。王爺爺平時喜歡讀書看報,老伴前年去世時96歲,兒女們計劃要輪流照顧他,但是他拒絕照顧,體諒兒女們的生活,說是自己還能活動,不想麻煩子女,仍然自己掌管著“財務”,自己上銀行取錢,趕集購物買吃買喝。
百歲爺爺自己炒的韭菜雞蛋
王爺爺在飲食上有什么特點呢?據老人的兒子王瑞慶介紹 ,父親在飲食上沒什么講究,喜歡粗茶淡飯,現在還是每天自己生火做飯。夏天白天時間長,一天吃三頓飯。冬天白天時間短,一天只吃兩頓飯。吃的飯菜非常普通,白菜、蘿卜、韭菜、豆腐、雞蛋等等,主食就是饅頭和煎餅,有時也吃點肉,但是不喜歡吃魚。老人吃飯的時候,飯前先喝幾口溫開水,然后細嚼慢咽,吃飽為止。從不偏食,也不貪食。不像有些人,愿意吃的東西,一次吃夠,肚子撐得就像西瓜,走路都得扶墻。
100歲奶奶“硬核”生活,獨掌“財政”大權,常騎三輪車趕集采購
百歲奶奶王立平
我們介紹的第三位百歲老人,是一位長壽奶奶。她叫王立平,今年100歲,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小店鎮鞠家官莊村人。老人至今精神矍鑠,思維清晰,仍然獨自掌管“財政”大權,還時常騎著三輪車到處遛彎,經常去趕農村大集采購生活用品。這位長壽奶奶在飲食上有什么習慣呢?老人的兒子鞠同森介紹,老人在飲食上比較簡單,沒有什么特別愛吃的,平時就是吃當地時令蔬菜,以饅頭、煎餅為主,多少吃點肉,不喝酒,不抽煙,也不喝牛奶,其它的保健品、營養品也不吃,沒有不良嗜好,在飲食上沒有講究,不挑食,比較隨意。
百歲奶奶還騎著三輪車上街
這位長壽老人,在吃飯方面真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我們在她家里看到,老人仍然自己用老式的泥巴爐子燒火做飯,自己用傳統的壓水井壓地下水喝,她每年都養好幾只母雞下蛋吃,吃不了的就送給兒女家吃,母雞多了就趕集去賣了換錢花。在印象中,老人到了這么大的年齡了,應該多吃一些營養品、保健品什么的,可是她不喜歡吃,平時也不吃鈣片。吃飯的時候比較隨意,有時一天兩頓,有時一天三頓,也沒有定時定量去吃飯、喝水。老人說,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平時沒事仍然騎著三輪車到處溜達呢。
104歲老壽星,喜歡喝大棗粥,兩天吃1斤大棗,100歲時還能做飯
百歲奶奶曹建芬
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第四位百歲老人,看看她在飲食上有什么樣的習慣?這位長壽奶奶,名叫曹建芬,今年104歲,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長嶺鎮劉家川村人。據她的小兒子李鳳祥介紹,老人在生活上沒有什么講究,蔬菜、米面、肉蛋也都能吃,從來不挑食,現在一頓飯能吃兩個煎餅,或者吃兩個饅頭,日常飲食主要就是以粗茶淡飯為主,不喜歡喝牛奶,不吃羊肉,豬肉和牛肉多少能吃點,最喜歡吃青菜。
百歲奶奶在吃煎餅
這位老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飯量大,能吃能喝,不挑食。方便面、疙瘩湯、稀飯、菜湯都吃,反而對那些海參、人參等保健品不怎么喜歡,從來不吃。據老人的兒子介紹,有一樣東西,老人每天都離不了,那就是大棗,做稀飯,熬大米粥都放上大紅棗,有時也干吃,一天能吃半斤多,一斤大棗兩天就吃上了,這個習慣已經有十幾年了。老人愛吃大棗,卻不喜歡吃甜味食品和白糖、紅糖。
101歲老壽星,把“香油雞蛋花”當早茶,喝了幾十年,不好煙酒
百歲爺爺何岐昌
吃什么,喝什么,對于養生真的那么重要嗎?我們來看看今天介紹的第五位百歲老人。他叫何岐昌,今年101歲,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小店鎮前葛杭村人。何爺爺平時都吃什么呢?他說年輕的時候吃地瓜、小米、地瓜干、地瓜煎餅,沒有吃的時候,曾經還去地里拾了些爛地瓜吃。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時主要就是吃面食,比如餃子、面條、面煎餅等,青菜主要就是白菜、蘿卜、菠菜、土豆等常見蔬菜。
百歲爺爺在吃飯
每天早晨,何爺爺有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幾十年了,是什么習慣呢?那就是早上起床后,先喝上一碗雞蛋花,有的地方也叫雞蛋茶,做法就是把生雞蛋打在碗里,然后用開水沖熟,放上幾滴香油去雞蛋的腥味,然后再放上半湯匙蜂蜜,趁熱喝了。喝雞蛋花的時候,泡上幾張餅干,有時泡上桃酥等點心吃,就像喝早茶一樣,也算作是早餐,非常簡單。據老人的家人介紹,何爺爺一輩子不喝茶、不抽煙,也不喝酒。各類營養品、保健品從來沒有吃過,也不喝牛奶。
101歲奶奶,伺候99歲丈夫,夫妻相伴84年,至今還一起逛街
百歲奶奶趙紀蓮
第六位長壽老人有什么樣的飲食習慣呢?這個百歲老人名叫趙紀蓮,今年101歲,至今身體依然不錯,洗衣、做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同樣長壽的99歲丈夫,夫妻長壽的人,真是少見。這位長壽奶奶平時都吃什么呢?趙奶奶說,年輕的時候,因為老社會日子窮,吃過樹葉子、花生皮,還吃過野菜,吃灰菜時把臉都吃腫了。現在社會好了,日子富了,有肉有魚,不缺少吃喝了。
百歲奶奶還能縫補衣服
如今,趙奶奶平時主食以煎餅、饅頭為主,蔬菜以白菜、蘿卜、土豆,豆角等時令蔬菜為主,有時也吃肉,吃得不是很多,屬于清淡飲食類型,沒有固定的飲食規律,也沒有特別愛吃的東西。現在一天吃兩頓飯,一輩子不喝茶、不喝酒、不抽煙,沒有不良嗜好。據趙奶奶的兒子介紹,老人平時不愛吃營養品,也不愛喝牛奶等保健食品,吃飽肚子就知足了。
103歲小腳奶奶,生活“極簡”,喜歡吃大蒜拌涼菜,經常上街拾柴
百歲奶奶薛花里
我們介紹的第七位百歲老人,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代表。她叫薛花里,生于1918年,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長嶺鎮石龍村人。據老人的二兒子李學修介紹,老人經歷過吃樹葉,餓肚子的社會,習慣了苦難日子,生活十分節儉,她一輩子不浪費糧食啊,平時飲食方面十分簡單。雞魚肉蛋都吃,主食就是吃煎餅,不大喜歡吃饅頭,老人飯量大,一次能吃兩個煎餅,外加一碗菜。
百歲奶奶薛花里在吃煎餅
據老人的家人介紹,老人平時還愛吃一種涼菜,那就是用胡蘿卜拌大蒜涼菜。雖然不是每天都吃,但是隔三差五地就吃點,已經吃了幾十年了。這道菜做法比較簡單,胡蘿卜切絲,香菜切段,用熱水焯一下,撈出來涼透了之后,澆上大蒜泥,放上醬油、香油、米醋,倒入涼透的胡蘿卜絲,香菜段,攪拌均勻后食用。老人平時也不吃營養品,保健品,不喝牛奶,煙酒從來不碰。
102歲奶奶“豪橫”生活,喝白酒,吃豬頭肉,喝飲料,最愛逛街
百歲奶奶朱盛氏
我們來看看第八位長壽老人,她就是102歲的朱盛氏,今年102歲,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長嶺鎮石井二村人。這位百歲奶奶在飲食方面,確實與以上幾位百歲老人有點不一樣,也與人們印象中的“長壽食譜”有些區別。她一天喝二兩白酒,還愛吃豬頭肉,平時把飲料當水喝,愛吃水果,愛吃糖,特別喜歡吃薄荷糖,喝牛奶,吃雪糕。在生活上,這位長壽奶奶確實有些“豪橫”,打破了人們對養生的一貫印象。
百歲奶奶朱盛氏喝飲料
朱奶奶思維清晰,她介紹說,自己的母親會喝酒,她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學會喝酒了,喝了一輩子酒,每次能喝二三兩,一輩子沒喝輩過。老人喝酒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自由隨性,想喝就喝,不分時間,不分地點,想起來就喝一口,也不吃酒肴。老人喝飲料、吃糖、吃雪糕,這些年輕人的習慣,她一個也不少,而且還特別喜歡這種生活方式。這樣特別的飲食習慣,堅持了一輩子。老人胃口好,不挑食,幾乎就沒有忌口。這種飲食習慣是不是有點特別?
他今年102歲,喜歡喝早酒,膝下子孫120多人,經常上街遛彎
百歲爺爺唐文廷
第九位百歲老人,是一位102歲的長壽爺爺,他叫唐文廷,家住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小店鎮古跡崖村。這位長壽爺爺,也是一位生活習慣比較特別的老人。什么地方特別呢?那就是愛喝酒,而且是愛喝高度白酒。據老人的兒子唐樹柏介紹,老人一輩子就愛喝酒,年輕時酒量大,一斤酒喝不醉。直到現在,老人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燙酒喝,而且是空腹喝酒,早、中、晚各一兩白酒,一天三頓酒,這個習慣幾十年沒變。
百歲爺爺唐文廷和兒子在喝酒
老人在飲食方面沒什么講究,平時也不吃營養品、保健品,一日三餐就是以當地的時令蔬菜和粗糧為主,各種肉類平時吃得比較少。現在老人的子女伺候著他,為他做飯洗衣,也沒有養生食譜,以家常便飯為主。老人從不挑食,還十分愛惜糧食,煎餅、饅頭長毛了都不舍得扔掉。老人告訴我們說:你好好記著,人要是餓得厲害了,一兩個月吃不飽,你再吃飯就沒個飽,吃上飯就像沒吃似的,你要是放開吃,能把人撐死。如果餓肚子時間長了,平時吃多少就吃多少,肚子不飽也不能多吃,這樣習慣一個多月就正常了。
看完九位百歲老人的飲食習慣后,我們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這些長壽老人從來不講究吃喝,更不講究吃什么,自己喜歡吃就吃,喜歡喝就喝。從來沒有為了養生而去要求自己吃什么,喝什么。更沒有為了長壽而去吃種種營養品、保健品,或者是“長生不老藥”。在與這些長壽老人的家人們總結百歲老人的長壽經驗時,他們認為,根本就沒有去專門養生,也沒有去專門保健和鍛煉。但是這些長壽老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自律”。在他們的一生中,從來沒有放縱自己,即便是抽煙、喝酒、吃肉,他們也是適可而止,并不是一下子吃很多,更沒有定量要求自己一天吃多少青菜,喝多少水,吃多少肉。在食物上,也沒有過度追求鮮、香、麻、辣,都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吃自然的味道。這一點對于我們來說,在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上,是有可學習之處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